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2024年博士后招聘


一、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于2018年6月落户宁波北仑,园区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研究院在7位院士的带领下,在宁波市、北仑区的大力支持下,边建设、边发展,以7个创新研究中心为基础,瞄准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难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努力孕育高新技术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北航优势学科发展,服务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研究院依托航空、宇航、材料、仪器光电、自动化、机械、交通、可靠性系统等北航优势学科,初步建成30余个高能级科研平台,科研设备价值超过2.4亿元;获批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平台等省级平台;获批市级以上课题项目70项,获得各类竞争性经费(含纵向、横向)约1.4亿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于2019年9月,经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并于2023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科研博士后工作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依托北航学校顶尖科研团队,与北航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进站后在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站期间一般为2年。截至2024年6月,累计培养博士后32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1名。

二、博士后申请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3.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能力从事单位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的研究人员;

        4.申请从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获博士学位的年限不受限制;

        5.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引才政策

(一)薪酬

        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各类资助合计不少于70万元(含市区博士后补助、出站留院补助等)。另外,研究院对博士后出站后进行专项考核,考核通过后最高给予10万元专项绩效。

(二)补助

        1、出站一年内留甬首次就业并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给予留甬补贴(留企业60万元、事业单位40万元)。

        2、世界排名前 200 高校博士毕业生可申请宁波市生活补贴10万元。

(三)科研条件

        依托北航顶尖科研团队力量,结合“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为博士后配备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享受在职人员成果奖励。

(四)人才项目申报

        鼓励并支持申请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并提供相应支持条件。

(五)职称

        出站博士后可直接申请认定浙江省副研究员;或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职称代评。

(六)其他

        免费入住人才公寓(2年);参照事业单位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享受职工疗休养、体检等福利;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

四、招聘需求

        (一)招聘人数:30人

        (二)岗位详情


*信息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序号 中心/团队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增材制造高性能结构设计与评价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1.增材制造结构设计(动力学方向) ; 2.复合材料增材制造; 3.热腐蚀与防护、应力腐蚀与氢脆、超结构设计与功能评价; 4.摩擦学与表面工程。 固体力学、 飞行器设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力学、腐蚀防护、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2 高性能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1.先进铝合 金材料技术研究; 2.高温合金材料研究; 3.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4.光电陶瓷材料研究; 5.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6.铁氧体软磁材料研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力学、无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3 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1.功能表界面技术研究; 2.多相流与界面传递研究; 3.多相流及空化技术研究; 4.海洋工程技术研究; 5.工业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6.先进推进技术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力学、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飞行器制造、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相关专业。
4 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1.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及装备; 2.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与结构设计; 3.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装备; 4.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5.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结构设计; 6.自动化、机电控制、装备开发、智能制造、视觉检测等其他相关方向; 7.规划软件设计和算法编制; 8.强化传热/先进热管理技术/先进能源及储能系统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计算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储能技术科学等相关专业。
5 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机电系统故障诊断、电子信息、航空机载系统、飞行器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6 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1.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包括船舶、水下航行器、水下通信和传感等; 2.智能机器人研发,包括跨域仿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微尺度机器人等不同应用场景机器人; 3.数字孪生大设施运维,复杂装备智能运维,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能算法应用技术,数字孪生软件; 4.高性能电机一体化机电磁热综合设计,高速电机高精度高效驱动控制及应用,大规模无人驾驶路径规划调度算法设计与实现,高速高可靠工业网络设计及实现; 5.人工智能及大数据。 机械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水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7 车辆智能传动与驱动团队 车辆传动、分布式驱动、电机等。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等相关专业。
8 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团队 力学可靠性测试与有限元仿真、结构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相关研究。 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热物理、飞行器动力、测控、软件等相关专业。

六、报名及联系方式

        有意向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hello@boletalent.com(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北航宁波研究院2024博士后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