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实验室招募博士后

一、研究院简介

        甬江实验室是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注于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新型科研机构,于2021年5月19日正式成立。

甬江实验室坐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 — 宁波。宁波毗邻上海、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经济活跃,产业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当前,宁波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奋进。

        实验室以“前瞻创新、从0到1、厚植产业、造福社会”为宗旨,致力于新材料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及其应用,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以此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谋求福祉。

        实验室将围绕新能源材料、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绿色化工与高端化学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材料、极端环境使役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等研究领域建设若干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并向全社会开放的材料分析与检测、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特种化学品材料、材料数字化、工程化验证与成果转化、极端条件综合装置等相关公共平台;打造前瞻创新、应用研究、技术验证、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完整的创新生态。



二、中心简介

(一)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

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聚焦于次世代AR/VR/MR产品应用的关键壁垒方向,包括但不仅限于感知追踪系统方案、先进光学显示模块为基础的系统方案及相关系统驱动补偿与基于MicroLED新型显示面板等,旨在研发开创性的前端技术,成为中国XR的引领者。该中心下设新型显示实验室、感知与先进系统实验室。中心创始团队均毕业于世界一流高校,包括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密西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也曾在国际顶尖公司担任重要职位,在显示、感知、图像视觉、系统和AR/VR/MR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拥有丰富的科研与产业界经验。

专业要求:计算机、电子或其他相关专业、计算机或其他相关理工科专业、光学系统设计工程、材料、光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二)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

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聚焦材料、装备、算法,致力于具备变革性的3D打印前沿技术及新型解决方案的研发,构建完整的“端到端”3D打印生态系统,包括高性能光固化材料的研发、高通量3D打印设备和贯穿整个工作流程的配套算法及工艺,推动3D打印成为真正可量产的通用制造方式,实现大规模的数字化3D制造,为制造业赋能。目前,该中心的研究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

专业要求: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计算机、IT等相关专业


(三)热场材料创新中心

热场材料创新中心致力于热场材料基础研究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CVD化学气相沉积等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产业亟需的关键材料研发。近期聚焦CVD碳化硅涂层材料和技术的相关基本科学问题及应用研究,同时针对关键工艺,如外延,刻蚀,热处理等开展研究。中心创始团队前期已经在CVD碳化硅涂层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拥有坚实基础,拥有国际先进的装备,建立了完备的实验条件。

专业要求:化学、材料科学、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


(四)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

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聚焦交通电气化和先进制造的高端电动力前瞻性创新,致力突破高功率密度、高效、高可靠电机与控制器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航空电推、无人机、工业高性能伺服等技术发展提供引领性电驱技术。中心下设高性能电机设计部和功率变换器部,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超高性能电机设计技术、先进电力电子与功率变换器、高精度控制策略、近限加工技术。团队带头人已在航空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先进电驱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技术成果。

专业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热能)、航空航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五)无机氧化硅材料可控制备研究中心

无机氧化硅材料可控制备研究中心围绕电子材料和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开展微纳尺度氧化硅材料可控制备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流程设计、关键设备制造,致力于实现电子封装材料、5G填充材料、药物纯化、缓释等产品应用。中心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新型化学机械抛光浆料合成原理与技术开发、加氢催化过程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合成原理与技术开发等。团队带头人在本领域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中心已建成完备的实验条件。

专业要求: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材料类或者相关专业


(六)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中心

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中心聚焦生物医疗控制系统和视觉反馈控制系统,设有类器官培养智能控制、生物医疗显微操作、高端自动化设备、基于视觉的高性能控制等研究方向,旨在攻克医工交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高端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世界领先的一体化生物智能设备和高端自动化设备。该中心是由来自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人才构成的多学科交叉型研究团队。中心负责人长期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并成功转化为科技产品。中心与国外内知名高校和企业保持长期的交流与合作。

专业要求:计算机、电子或其他相关专业、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机械、电子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七)精准光子集成研究中心

精准光子集成研究中心针对下一代信息系统,围绕大容量光传输/光互联,光传感与物联网,智能光计算等方面,研究先进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光电模块以及功能性系统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研究,旨在突破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核心关键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模块,支撑我国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团队近期重点开展大规模光子混合集成、高端光传感系统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团队带头人长期在本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已经实现了诸多技术的突破,拥有丰富的科研与产业化经验,目前建有实验室、初创公司,中试线;与国内外优势研究机构与企业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专业要求: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物理、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八)碳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碳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围绕轻质高强度碳纳米管薄膜、纤维的制备与功能化加工工艺,开展功能性碳纳米管薄膜制备的基础研究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碳纳米管面临尺寸效应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产品将最终应用于催化和气体传感等领域。中心近期研究重点为碳纳米材料、多相流反应、传递与流动技术在材料、能源及环境领域的应用。团队带头人已在碳纳米管材料研究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技术成果,成功开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碳纳米管生产技术。

专业要求:化学、化工、物理、材料学、机械控制等专业


(九)激光微纳制造与测量研究组

激光微纳制造与测量研究组立足超快激光关键共性技术,致力于解决微纳尺度制造及精细测量中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开发新型制造与测量技术,为产业相关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研究组聚焦光电芯片先进封装与测量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空间三维光波导刻写、多场探针微纳测量方向的研究。团队带头人在海外长期从事激光微纳制造与微纳尺度原位测量方向研究,拥有丰富的科研积累,与多个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目前课题组已建有完备实验条件。

专业要求:光学、材料、力学等相关专业


(十)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

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是集材料制备、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器件封装、测试分析及可靠性验证于一体,具有先进装备、工程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服务模式的公共开放平台。平台致力成为我国微纳器件和芯片等最重要的验证和研发平台,为从事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技术、消费光电子和生物传感等领域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芯片产业化的技术服务和工艺条件。

专业要求:半导体、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微电子与光电子等相关专业、电子电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十一)分析与检测平台

分析与检测平台是支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为高校院所、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诊”“疗”一体化服务,不止于提供专业化测试服务,还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中心汇聚了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现有化学分析与理化检测、显微结构与表面分析、可靠性及失效分析等四大专业实验室,集成了化学成分分析、物性测试、显微结构与表面分析、可靠性测试、失效分析等个性化定制、一站式“诊”“疗”服务的专业能力,可针对用户实际需求,为新材料及器件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服务已覆盖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零部件、高端合金与磁性材料、绿色化工与高端化学品、先进高分子与复合材料、新型医药及医用材料、极端环境使役材料、高端装备材料等领域。

专业要求:微电子、信息工程、材料学、高分子、金属、化学、医药等相关专业



三、薪资福利待遇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租房补贴、餐费补贴、补充医疗、子女入学、带薪休假、年度体检、工会福利、节日礼金、五险一金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除工资之外可享受最高60万生活补贴,出站留甬工作将额外享受最高40万补助。



四、报名方式及材料要求

本招募公告长期有效,应聘者请提供完整个人简历发至邮箱hello@boletalent.com,应聘材料应包含个人简历、代表性学术成果等。邮箱主题请标注为“博士后+姓名+甬江实验室XX中心(平台)”。

*信息来源:甬江实验室

Share by: